甘泉桥,在祗园寺右,老虎洞下,其飞架两峰,衔接摩空,如银月悬河,若长虹卧波,为甘泉寺之锁钥,莲花佛国又一胜景。甘泉,明季大儒湛若水是也。若水者,字元明,又号甘泉,广东增城人。嘉靖丙申八月,甘泉过池阳,登九华,宿弟子青阳人江学曾等人为其建甘泉书院,举众开讲《论语》弘旨,倡有明以来新兴学风,书院遂名满天下,领九华诸大书院风骚之首。原址有庵,佚名,后因建造书院而废。历四百余年,风侵雨蚀,斗转星移,书院亦难寻其踪。新世纪初,有僧果道发心于甘泉旧地,于筚路蓝缕中建草庵二间,名甘泉庵。又十年,得居士助,扩建为寺,名甘泉寺,广弘释氏宗要,力倡甘泉学风。为方便游人,另辟通道,亦为恢复原庵放生池之原貌,遂发愿于二峰间建桥一座,吁噫,古人云,建桥铺路,功垂千古。甘泉桥既为信众广设方便,亦为佛国新添胜境,是为甘泉寺兴盛之吉兆也。是为记。
水悟雨声
天籁.甘泉
Ta很低调,还未开始展现自己…